南海那个夏天,有两团火光划破夜空,落在海南和西沙之间。消息传出,周边的军方雷达全都一阵忙活。那是东风-26B的夜射测试,第一次在公开报道中明确点出了瞄准移动海上目标。对华盛顿来说,这等于是在脸上写下五个字——关岛不是安全区。
东风-26的射程可以把整个西太平洋装进打击圈。从福建、广东腹地发射,关岛基地直线落在射程之内。它不是摆在展厅的模型,而是上百枚的实战部署。更要命的是,这家伙核常兼备,装哪种弹头完全看任务需要。外加固体燃料、机动发射、10马赫以上的末端速度,拦截几乎没有实用方案。
这可不是什么临时灵感的杰作。中国从上世纪东风系列起步,一代代改,到26已经是第三代,把钱学森的弹道理论用到了极致。美国人也玩过中程导弹,但在反舰打击这一块,他们至今是空白。而东风-26已经可以从几千公里外,锁定并击沉正在移动的航母。
2020年那次试射之后,美国智库忙着做各种路线模拟,西太平洋美军舰队的航线突然开始绕。到了2025年,火箭军的东风-26旅至少有200枚弹,反舰、反陆目标通吃,甚至在改进多弹头版本,冲着反导系统的软肋去。这样一来,区域威慑等于稳稳压住。
如果说东风-26是跨海伸手的长矛,那歼-20就是盯在高空随时扣扳机的鹰。它第一次飞是在2011年,很多人还在怀疑造得出来,结果2017年直接服役,2025年手里已经有了两百多架。真正让美军警惕的,不是数量,而是性能。
歼-20的隐身设计和新一代雷达,让它能先发现、先开火。雷达反射截面做得极低,敌方预警机很难提前捕捉它的踪迹。再加上2025年换装的国产涡扇-15发动机,推力充沛,作战半径超过2000公里,空中加油后覆盖全域不是问题。
山东大学团队把硅碳化物半导体搞定,让它的机载雷达探测距离直接翻了三倍。主弹舱和侧弹舱合计能带6到8枚PL-15中远程导弹,“兽模式”外挂时甚至能背12枚,打起来火力铺天盖地。相比F-35,歼-20不追求多角色那一套,更像F-22那种纯粹的制空平台。
2024年底,双座版原型飞上天。这意味着后座有人可以在战斗中指挥无人机群作战——这不只是战机,已经是空中作战平台。中国空军正计划造到千架以上,让它替换掉老式战机,形成绝对空优。一旦成型,这将彻底改变周边空中力量的分布。
而在海面之上,055型驱逐舰的身影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太平洋深处。第一次看到全尺寸舰体时,不少西方海军专家沉默了几秒——这艘12,000吨排水量的巨舰,不是巡洋舰,却比美国的“伯克”级更像巡洋舰。
112个垂直发射单元,让055型几乎可以单舰撑起一个防空圈。防空、反舰、反潜、陆攻齐备,双波段雷达能同时处理不同范围的威胁。近防导弹和速射炮站在舰桥下方,专门对付低空偷袭。动力靠四台燃气轮机,跑到30节以上不费劲,续航直接拉到5000海里。
2025年的江南船厂,第9艘055在试航前停泊,第二批次的新特征很明显——外形更规整,桥窗变少,连细节都在为隐身优化。美军按自己的标准,把055列为巡洋舰级别的威胁,但他们造舰的速度已经追不上中国同类吨位的投产速度。
更让西方感到压力的,是055的大规模建造计划。2021到2025年计划投产16艘,这不仅是船舰数字的变化,而是整个海军编队运作方式的提升。055不再只是护航航母,还可以独立执行区域封锁任务。2024年10月,三艘055分散部署太平洋,一个跑到瓦努阿图,标志着大洋存在感的提升。
这么看,东风-26、歼-20、055这三样,正好是一套完整的立体防御。陆上导弹伸向千里之外,空中战机控住制空权,海上巨舰压阵巡航。它们之间互为支撑,把亚太范围内的威慑力做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更关键的是,这三款装备的核心零部件和系统全部国产。没有西方供应链,就不存在卡脖子的风险。这一点,比吨位、射程、速度更致命。
美国的中程导弹谱系在反舰方面是空的,F-35在空优表现上不如歼-20,阿利·伯克的火力也被055反超。在产能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加持下,中国的军备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时逼近甚至超越了曾经的“世界标准”。
到2025年,它们还在升级迭代——东风-26正在加多弹头模块,歼-20带上了可编队的无人机,055在细节优化中变得更隐身、更高效。这种持续的进化,带来的不仅是装备参数的变化,而是战略层面的安全空间扩大。
在这种格局下,西太平洋的航母编队会更加谨慎,远海的空中力量派遣会反复权衡,周边任何军事选择都必须先过一遍中国这套体系的沙盘推演。你说实力有没有用?这些硬件的存在,已经给出了答案。
杨方配资-西宁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买股票-要配资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