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外长苏杰生突然访华,当着王毅的面做了件让美国急眼的事,他公开承诺要改善中印关系,管控边境分歧。 这消息一传出来,国际媒体全炸了,美国那边更是气得跳脚:前几年还跟中国死磕的印度,怎么说变就变了?
时间倒回几年前,印度对华可没这么“客气”。 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,印度政府带头骂中国,媒体整天炒作“中国威胁”,还跟着美国搞小动作:禁用中国APP、限制中国投资,恨不得把“抗中先锋”的标签贴满全身。 那时候莫迪政府想着,只要跟着西方怼中国,就能换来美国的支持、欧盟的投资,说不定还能当“印太棋盘”上的关键棋子。
但现实给印度上了一课。 2025年初,特朗普政府突然重启高关税政策,刀尖直接对准印度命门,农业。 美国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,尤其是转基因玉米和乳制品。 印度是14亿人口的大国,粮食安全是底线,农业要是被美国资本占了主导,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。 印度贸易部长皮尤什·戈亚尔急得直拍桌子:“开放农业市场等于把我们的饭碗交给美国,这谁能忍? ”
让印度寒心的是原本以为能靠拢的欧洲和英国,根本没把印度当回事。 欧盟嘴上说要投资印度,可承诺的资金迟迟不到位;英国F-35战机停在印度机场,印度技术人员连机舱门都摸不着,生怕“技术泄露”。 印度这才反应过来:自己不过是大国博弈里的“工具人”,跟着美国混,好处没捞着,麻烦倒惹了一堆。
2024年印巴冲突升级时,印度还想借机刷存在感,顺便踩中国一脚。 结果呢? 美国不仅没给实质性支持,还反过来施压:“不开放市场就加征关税! ”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找美、英安全顾问沟通,得到的全是“我们会考虑”“下次再说”的空话。 莫迪政府这才明白:跟着美国走,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。
这时候,苏杰生的访华就成了关键一步。 2025年7月13日,他先去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,第二天直奔北京。 7月14日,他和王毅在人民大会堂谈了整整一场。 会谈里,苏杰生说得实在:“印度想在基础设施、供应链、清洁能源这些领域和中国合作。 ”
印度这些年工业化慢,大量人口还在种地,急需投资拉动经济;中国作为“世界工厂”,供应链全、成本低,对印度来说是现实的选择。
双方谈出的成果很实在。 联合声明里写得清楚:加快边境问题磋商,恢复直航、稀土贸易这些具体合作;印度支持中国当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,一起应对单边主义。 苏杰生公开说:“印度外交要更独立,不再盲目跟任何一方。 ”这话虽然没点名,但谁都听得出来是在回美国,以前当“小弟”没捞着好处,现在要自己说了算。
美国那边急得跳脚。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骂印度“背盟友”,白宫发言人指责“破坏印太战略”,但这些话全是虚的。
印度根本不吃这套:不仅没退缩,苏杰生回国后还提交了一份合作备忘录,里面列了中国在制造业、5G技术、跨境物流的合作潜力;印度央行还和阿联酋、俄罗斯签了货币互换协议,大宗商品开始用卢比结算,这明显是在学中国当年的办法,减少对美元的依赖。
印度媒体《印度教徒报》说得直白:“这次会晤给印度打开了新窗口。 ”但现实没那么简单。 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还在,有些人一听和中国合作就喊“卖国”;美国也没闲着,最近又放话要卖先进武器给印度,想继续拴住这个“棋子”。 边境问题更是个老大难,双方虽然谈了,但具体怎么落实“脱离接触”“建立信任”,还得一步步来。
现在回头看,印度的转向其实不意外。 以前是“对抗中国=换好处”,现在发现“对抗中国=吃亏”;以前觉得“抱美国大腿=安全”,现在明白“战略自主=活路”。 苏杰生访华不是突然变脸,而是印度算清了利弊后的选择,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毕竟,14亿人的饭碗、经济发展的坎,总得自己先解决。
杨方配资-西宁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买股票-要配资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